十年前進入旅行社工作那一年,某天跟同事一起吃午餐,我興奮地與大家分享最近聽到的八卦,原來某兩位藝文界大老是一對couple,結果在座約10人,沒有人知道這兩個人是誰。(P.S.旅遊同業都覺得我很奇怪,政大畢業為何會來做旅行社)

我想說的是,在不同角落生活的台灣人,彼此的價值觀差異非常非常大,遠比文青、鄉民想像的還要大,因為文青、鄉民所關注的議題只是少數人想知道的事,而主流媒體只是提供被刻意安排、形塑的資訊,這社會大部分的人的閱聽來源是主流媒體,使得不同群體之間關注的焦點差異極大。

再舉個特例,某次我導覽青田七六,詢問三組聽眾是否知道大稻埕在哪裡,其中兩組台北人說不知道,來自台中的第三組人跟我說在萬華,這三組人不能代表整個台灣社會對於台北大稻埕的認識,但卻可顯示出台灣人對於在地文化的漠視,以及台灣學校教育的問題;我相信因為電影大稻埕,讓這個社會大部分的人開始關注大稻埕,如果沒有這部電影,大稻埕就更不會被人們記得。

 

歷史、文化,如果不被消費,就不會產生價值,進而被人繼續記憶。

曾經看過一本書關於蒙娜麗莎的微笑(@@想不起書名),作者蒐集百年來的資料,發現這幅畫是近百年才被世人重視,而衍生出更多藝術創作、影像,在此之前,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並不是巴黎羅浮宮最熱門的畫作,達文西創作時一定也不曉得這幅畫會這麼紅。

記得我的國小歷史課本提到的台灣"抗日"烈士是羅福星,但90年之後,台灣意識逐漸抬頭,蔣渭水就被政治人物拿出來推崇消費,所以才有蔣渭水高速公路(北宜高);南街殷賑這幅畫被做為電影海報、畫面的主要視覺,相信已經被更多消費者記憶在腦中,一定會有人想知道南街殷賑這幅畫背後的故事,也想實際走進大稻埕,欣賞百年來在此發生過的歷史痕跡。

 

當然,我也不願見到大稻埕被過渡消費,想來大稻埕開店的文創產業們請手下留情,你們來了之後,大稻埕租金上漲,老店就會收攤,接著大稻埕就步上台灣其他老街的後塵,失去原味,既然來此開店,請與我們一起做些什麼事,關注大稻埕原有的生活與歷史片段。

 

Photo by Terry Chang

51BC1313  

 

延伸閱讀:

電影大稻埕TWA-TIU-TIANN歷史場景、招牌、事件、人物與音樂(上)

電影大稻埕TWA-TIU-TIANN歷史場景、招牌、事件、人物與音樂(中)

電影大稻埕TWA-TIU-TIANN歷史場景、招牌、事件、人物與音樂(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