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 (1)  

系列:觀察台北的20個角度
路線:捷運龍山寺站1號出口 → 艋舺龍山寺→ 青草巷 →西昌街 → 老明玉香舖→ 台北第一街貴陽街→艋舺青山宮 → 艋舺花街-青雲閣→華西街夜市
時間:2015年4月25日14:00~16:00
地點:艋舺
人數:27人
講者:高傳棋

 

文、圖 / 侯名晏

艋舺是台北最早開發的地區,距今已有三百年歷史,早於大稻埕的兩百年及台北城的一百五十年。漫步在艋舺街區,可以發現雖然屋舍大多老舊,居民卻對外來者散佈著熱情與活力,展現極大的包容力。從龍山寺捷運站出發,高傳棋老師要帶著一群大多生活在台北,卻從來沒有好好觀察台北商業區起源的人們一窺這個百年老區。

甫踏出捷運站,便被老年人聚集於此的數量嚇了一跳。廣場上、椅子上,滿滿聚集著銀髮的老者,幾乎難見青年及中年人,這似乎是艋舺公園平日的常態,老人們天南地北地談著天,一群一群地聚著下棋或划拳。原來,隨著高齡化以及工薪社會,兒女們多半無法陪伴家中長者,許多老年人拿著一天的餐錢便到龍山寺旁的艋舺公園打發時間,一來有許多朋友陪伴,二來此處食物便宜又美味,一天百元即可解決。仔細一看,一旁的涼亭中依序堆好了夜晚避寒用的棉被,原來到了晚上,這裡便會成為街友的聚集地。艋舺公園原本為日治時期都市計畫的第12號公園,如今原本承擔都市景觀美化的公園反而有了新的功能,多少也反映了時代變遷下所產生的社會變化。

 艋舺 (2)  

穿過艋舺公園來到龍山寺前,高老師並沒有多談網路上輕易可見的龍山寺歷史,

他反而要求我們抬頭看看,觀察萬華地區的城市天際線。只見原本高度平均的城市突兀地多出了幾棟暫時只有鋼骨的高聳大樓以及起重機,百年古蹟龍山寺後方原本也預定要興建大樓,經過文化界人士抗議及要求保衛古蹟天際線後才暫時阻擋。雖然興建樓層極高的大樓會破壞城市景觀,不過嶄新大樓與原本低矮平房、古蹟廟宇的共存,似乎也展現了這個街區的包容力。

艋舺 (3)  

低下頭指著手中的古地圖,高老師接著告訴我們艋舺發展的順序。清領時移民多從港口開始開發,同時帶來原鄉的信仰以作為精神寄託。廟宇興建後,成為人們聚居的地點,許多市街漸漸興起,有四十四條各具特色的老街。

被稱作青草街的西昌街224巷是萬華區別具特色的小巷弄,裡面滿滿皆是販售青草茶及草藥的店家,據說是舊時平埔族採集陽明山的青草藥至艋舺販售,最後漸漸擴大成專賣青草藥的小巷,同時也是台北現存最大的青草茶集散地。從這點看來,萬華區的人們似乎還保有過去的飲食習慣。西昌街則可以說是台北最早的東區,過去聚居著富裕人士,也是台北最早有四層建築的地區。這裏的建築有著不尋常的特色,房屋的深度十分驚人,因此雖然從騎樓看來門面不大,事實上房屋的面積不小。由於街道內部幽深,似乎也成為性工作者營業的區域,經過時可以看見不少鶯燕,亦是街區的一大特色。

 艋舺4  

康定路上,一間不起眼的繡坊映入眼簾,這間南新繡莊可是大有來頭,六十五年來為神明製作繡衣,如今已是全台僅存的神明繡莊。鮐背之年的老闆娘每天仍堅持要下樓看看往來的客人,臉上的皺紋深刻卻柔和,與她巧手繡出的美麗刺繡如出一徹。在傳統老店的附近,則是萬華區的新移民會館,形成有趣的對比。一個街區中,有人如一地貫徹著傳統,同時不斷有活水注入,為萬華區的文化帶來嶄新氣象。

舊時被稱作艋舺的萬華區,既有趣又充滿包容力。一方面作為台北最早開發的商業區,有著眾多的古蹟,同時能容納百年以來不同族群的人們在此生活;另一方面又能透過這個街區看見現代特有的社會現象。走入巷弄中,似乎每一個建築、每一位居民都有滿滿的故事可說,若有機會,不妨手持一杯清涼的青草茶,細細觀察這個已有三百年歷史卻仍能新舊並陳的老街區。

 

艋舺5  

 

 

LOGOtaipeiwalkingtour-funal-01  

 

企業團體員工訓練及客戶招待,社團組織定期活動<<量身訂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