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社會企業」已經成為台灣的熱門關鍵字,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續研議如何以法令政策推動社會企業,並投入資源舉辦講座或育成中心,大學相關科系及研究所進行學術研究、開設相關課程及學位,非營利組織則討論轉型成社會企業,以社會企業作為投資標的的創投公司越來越多,具有高度社會關懷的青年朋友以自己的創意與專長,創辦各種類型的社會企業,範圍包括社福、農業、教育、社區等等多元主題,進一步吸引年輕人加入社會企業的工作團隊。
 
前年我開始參與社會企業相關活動及討論,即發現議題多著重在法規定義社會企業,政府組織如何以政策與預算推動社會企業,探討國外的社會企業的經驗,或是協助企業做到企業社會責任CSR。
 
而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不討論社會企業要如何活下去?

社會企業的定義眾說紛紜,最普遍是「以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目前社會氛圍與政府政策鼓勵年輕人創立社會企業,除了社會回饋與責任、社會問題之外,對於”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的討論並不足夠,沒有告訴她or他,成立公司後真正會面臨的問題是企業如何活下去,企業能運用的資源、多樣人才及內部營運管理等瑣碎的商業議題,更需要被納入一同探討。

 
社會企業需要不同能力的人才
 
我大學時主修企業管理,創業前的工作經驗都在上市櫃企業,深刻感受商業競爭的生存壓力。探究一個商業組織,內部需要生產研發、行銷及通路操作、人才招募、財務會計等多種功能人才,外部需要面臨市場競爭、替代產品威脅、消費者需求轉變、資金籌措、媒體公關操作等決策過程,一家公司所牽涉到議題與人才非常廣泛,因此成立社會企業除了需要解決社會問題的核心人力,也需要行銷、財務、業務、總務等各種專長的人才,共同組成團隊才能順利運作。
 
以我創立的品牌台北城市散步為例,台灣唯一中英日語收費步行導覽團隊,以文化教育為核心,設計規劃各種歷史人文、公民社會等主題收費導覽,由專業導覽老師帶隊,民眾以步行方式走進大台北各街區,從台北的歷史人文、建築藝術,及認識生活在台北的不同族群,如社工、同志、角頭、移工等。每年台北城市散步的導覽員培訓計畫,一定會收到上百位報名資料,兩次實習生招募也有數十位報名。如招募導覽企劃行銷正職員工,可收到一二十封優秀履歷,但是招募客戶服務與業務開發的職缺,收到的履歷僅有個位數。
 
一位社會企業主管告訴我,年輕朋友因為認同他們的企業理念而加入團隊,多期待能解決社會問題,但如果被分派的工作是庶務、人事行政等,新進同仁常會不滿足於工作內容。社會企業的創新價值觀或社會回饋很容易吸引嚮往核心價值的人才,但一個企業需要不同職務人才組成團隊,才能持續運作。
 
企業稅務成本高過非營利組織
 
營運成本方面,比較商業組織與非營利組織的稅務議題,台灣的非營利組織於法律上屬於公益社團法或財團法人,對外活動收費可能會以捐款收據,不需要開立發票,銷售商品的銷售模式則會開立發票,需負擔5%營業稅,但不管是何種形式,非營利組織年度盈餘不需要繳交17%的營業所得稅,反觀公司企業每一筆收入皆需開立發票、支付5%營業稅,並以年度盈餘繳交17%營業所得稅,因此從稅務來看,公司企業的營運成本即高過非營利組織,成立社會企業之前必須審慎考量。
 
產品競爭力決定消費者購買行為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以農創社會企業為例,所銷售的農產品可增加農村收入、青年返鄉務農,或是有機健康的訴求,然而農產品到了消費市場,必需與傳統市場、超市或國外進口的農產品直接競爭,對消費者來說,不管是文創百貨內包裝精美的醬油禮盒,或是社會企業門市的有機、非基因改造醬油,或是傳統雜貨店銷售的合成醬油,最核心的問題都在於該產品於市場的競爭力是否能夠讓消費者購買。

以現行台灣的法令制度,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與追求股東獲利的公司企業,都要面對一樣的狀況,如人才招募、營運成本、市場競爭等,如果社會企業的商品或服務無法在市場競爭中獲利,組織無法持續運作,又如何解決社會問題?期待政府及學術單位推動社會企業議題時,能有更多企業經營的討論,青年朋友創辦社會企業時則必須考量獲利營運及市場競爭。

原文刊載於勞動部社會經濟入口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