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氣晴朗、豔陽高照,轉頭看看圓環,突然覺得像極了仁愛圓環,周圍大樓越蓋越多,大部分的人都忘了圓環以前的樣貌,當然,在大部分台北人的心裡,圓環已經消失了。

DSC00874.JPG  

圓環2  

根據1900-1904年日本人所繪製的台灣堡圖,當時圓環尚未成型,只是四條道路的交會處,1920年日本人開始執行都市計畫街市改正,模仿巴黎凱旋門大圓環、輻射道路的設計,計畫在台北設立兩個圓環,一個是西門町(今中華路、衡陽路、寶慶路口),另一個就是建成圓環。

台灣堡圖大稻埕    

小販進駐圓環花園

一開始園環是個花園,但只要是人多的空地就有攤販聚集,且附近是大稻埕風月場所,蓬萊閣(南京西路)、江山樓、文萌樓(歸綏街),以及鄰近後火車站商圈,久而久之,園環就被攤販占據,成為圓環小吃攤的雛形,不過因為攤家是非法聚集,經常被警察取締,到1938年攤商組成【臺北行商組合圓環夜市場】,約定每日營業時間為晚上5點至12點,才讓圓環的攤販聚集有了合法的規範。

到了戰爭時期,1943年美軍開始轟炸台灣,日本人將所有圓環攤販強制遷移,一說是遷移到日新國小對面、大中華戲院旁、一說是遷移到圓環西側、天水路南京西路口,因攤販形狀為方型,故稱為【四角環】,而園環改建成蓄水池、防空壕,圓環周邊許多建築也被一併拆除,下圖為1944-1945年美軍空照圖,園環是蓄水池,圓環西側的建築物被拆除稱為【疏開空地帶】,空地上有建築廢棄物,當時重慶北路一段尚未開通。

圓環美軍空照圖  

疏開空地帶,擴大圓環市集範圍,形成長環(重慶露店)、四角環

不久戰爭結束,攤販馬上就回到圓環,填平蓄水池、防空壕,重新營業,攤販越聚越多,圓環已經沒有空間,於是就開始有人在疏開空地帶上擺攤,圓環以南直到長安西路、以北到保安街的空地都被攤販聚集,被稱為【長環】或【重慶露店】,在政府的默許下,於1954年南京西路到長安西路這一段長環,空地舖上水泥,零亂簡陋的攤販搭建固定大小的攤棚,並掛上統一的制式招牌,每個攤家門面7尺,東側是以雜貨衣物為主(深6尺),西側則是以吃食攤為主(深10尺以上),與圓環內的攤商連成一氣。

在1950-1970年代之間,此時寧夏夜市尚未成型,圓環、長環、四角環所形成的廣大夜市區域,是台北重要的觀光景點之一,不管是中南部、甚至是日本觀光客,都會慕名而來,住在天水路的網友Holly Cheng記得當時最多就是蛇店,黃昏時開始擺攤、叫賣聲此起彼落,唱片行請來知名歌星獻唱,她就與兄長在夜市穿梭探險,我想像畫面,腦海出現華西街夜市賣蛇肉的情景。

舊建成圓環的位置比目前的位置還要更北邊一點,所有車輛繞著圓環行進,四角環有兩個說法,無法斷定四角環的正確位置,請網友指點。

 圓環地圖標示  

四角環與長環(重慶露店)拆除

此圖拍攝的四角環是位於南京西路天水路交叉口,由於「四角環」占用大樓周邊,使得店面商家無法做生意,四角環共81間違章建築,在1961年5月16日拆除,大樓地主出資補助攤家拆遷,由政府安排將商販遷至中華商場三樓繼續做生意。

這張照片中有一個有趣的店名【華生估衣店】,GOOGLE發現台灣已經沒有人使用這個名稱,估衣是指"蒐集舊衣服,出售的舊衣服或原料較次、加工較粗的新衣服",過去物質缺乏的年代,穿不下、太舊的衣服都還有再利用的價值。

四角環

 

長環(重慶露店)位於重慶北路一段,約有三百多間的攤商與住戶,由於中山高速公路即將通車,交流道出口位於重慶北路三段,想要進市區的車流必須經由重慶北路南下,影響交通的長環(重慶露店)勢必要拆除,長環在1973年2月拆除,114攤遷入新興市場,160攤遷入承德路攤位,剩下91間違建分配到整建住宅。

照片為1972年3月,重慶露店發生大火,許多攤家被燒毀,第二天許多民眾趕到現場,看有無值錢的東西可撿,照片中有個招牌【補眼鱉血】,印證網友Holly Chang所敘述很多蛇店。

重慶北路一段露店  

太平國小校友Ting-Li Wang分享,重慶北路二段(從圓環南京西路往北到歸綏街),快慢車道間有分隔島,慢車道兩邊都是攤販,南京西路到民生西路這段是賣衣服、一般用品,民生西路以北是賣小吃的,後政府把快慢車道的分隔島拆掉以利車流,人流無法維持住,攤販就越來越少,目前南京西路民生西路之間的攤販都已經消失,民生西路到歸綏街之間還有零星小吃攤家營業。


建成圓環繁華與拆除

四角環、長環拆除了,圓環則被暫時保留下來,圓環內的眾多小吃攤便宜又美味,圓環外一圈味王味精招牌,是成為老台北人的難忘記憶。

圓環7圓環4

1999年圓環第二次發生火災,加速台北市政府改建圓環。

圓環6  

2001年3月圓環拆除,只剩下記憶。

圓環5  

圓環改建時挖掘出戰爭時期所興建的蓄水池遺跡

DSC00885.JPG    

2003年,由知名建築師李祖源設計的新圓環,以小吃街形式重新開幕,我曾經特地去看個究竟,中央是一大空地,完全沒有使用,所有攤家沿著圓周開設店面,最詭異的是環形向上的步道動線,進去後走著走著還在猶豫要吃哪一攤,就到了三樓,只能選擇直接到一樓或回頭走原路,我當下決定離開,不久,2006年宣布停業,錯誤的動線設計無法留住人潮,圓環攤家就慢慢離開,部分在附近找店面經營,部分則移到其他地方。

閒置三年後,2009年台北市政府外包給華旭公司9年,9年只需支付1000萬元租金,平均每月只需要支付9萬元,華旭再外包給餐廳經營,曾經找來泰國人妖秀表演,後因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餐廳主要接待陸客團體用餐,算是另類復甦,但2011年5月華旭與承租的店家發生合約糾紛,圓環再次熄燈,2012年4月電視教母余湘與聯廣集團承接經營,目前二樓是餐廳進駐,一樓則有冰淇淋店及蛙咖啡。

DSC00875.JPG   

圓環已經不是過去的圓環,回不去了,我個人認為也沒必要回去,應該以不一樣的思維、不同的經營模式創造需求,吸引外地客群到此消費,然而台北市政府市場處將圓環委外經營,合約載明必須以美食為主要營業項目,而圓環的空間設計並不適合販售食物,就限制了圓環的發展,這個外包合約要到2018年才結束,未來的圓環會變成甚麼樣貌。

 

此文章對於四角環、長環重慶露店的介紹並不多,希望網友能不吝分享。

 

資料來源:

1.洪致文:圓環、四角環與長環的圓環盛世

2.圓環的過去,或許未來(上)─從重慶露店到圓環改裝,走向茁壯還是死亡?

3.Blue Joe:建成圓環現況

4.國家文化資料庫

5.太平國小校友會

6.老台北家鄉味粉絲團網友分享 

arrow
arrow

    邱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