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為名的橋,通常是最重要的橋

1887年,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興建鐵路,於大稻埕地區南側設立大稻埕車站(今鄭州路中興醫院),鐵軌沿大稻埕地區外圍往北走,到了今天民權西路的位置轉向西,橫越淡水河,故興建一座木橋,1889年興建完工,第一代台北橋為木造橋樑,並有鐵製旋開功能,讓船隻可以通過,但當時淡水河水流湍急,橋墩經常被沖壞,維修困難。

光緒15年(西元1889年)所拍攝的台北橋

台北木橋  

第一代台北橋鐵製旋部

台北橋 (6)  

1895年日本人接收台灣後,改稱為淡水橋,因木橋維修不易,決定將鐵路改道,轉由新店溪上游往南走(今日的鐵路路線),台北橋從此失去鐵路功能;1920年重建木橋,但同年就因為淡水河暴漲使橋樑受損,於是決定改建為現代化鐵橋,於1925年正式完工,「鐵橋夕照」成為台北八景之一,台灣光復後鐵橋持續使用,直到1966年拆除興建新橋。

台北橋 (5)

張達修-臺北橋晚眺《詩報》第95期(1934年12月15日)

鰲梁隱隱跨江頭,策杖人來散旅愁;
北里胭脂明夕照,西風簫管起中流,
蒼茫古渡鴉翻日,指點新莊鷺有洲,
蹀躞黃昏時極目,滿隄燈火上紅樓。

 台北橋 (3)

從近距離看台北橋的結構,有一種協調的韻味,是現代化水泥橋所沒有的。

台北橋 (1)    

 

【台北橋下賺吃人】岳勳 曲/周燕蘭 詞/甘奇靈 唱 1983年台視台語連續劇 "台北橋下" 主題曲   
淡水河頂有台北橋 南北主要的通路
一邊叫作大稻埕 一邊叫作三重埔
台北橋頂有車來往 橋下就是太平通
百貨雜貨滿街是 牛肉麵賣大碗公
啊~~~台北橋下賺吃人 大家都是出外人 做陣承担好歹空
啊~~~台北橋下賺吃人 不分熱天也入冬 等人請阮去做工

 

 

1969年第四代台北橋完工,成為四線道的台北大橋,台北市這一側的匝道除了延平北路之外,並延伸到重慶北路,這時期的台北橋是我小時候的深刻記憶,在延平北路出口處有一個大型圓環,所有車子都要繞行。

臨時工市場:民國五六十年代有一波房地產熱潮,正好許多中南部北上尋找發展機會,大部分的人都選擇居住三重,於是大橋頭逐漸成為臨時工市場,每天大約70-100人,早上七點開始,若沒有等到派工,十一點就會離開,若有工作則是早上八點上工、下午五點收班,與今日建築、裝潢業師傅作息相同,我小時候民國八十年代,早上還是可以看到等候上班的臨時工,後來政府開放外勞,及台北橋拆除重建的影響,臨時工市場才逐漸式微,現在還是會看到三三兩兩的大叔在路口樹下等候。

大橋市場:1973年開始營業,一樓約有兩三百個攤家,二樓則是老人茶及飲料店,供臨時工休息吃飯,我小時候媽媽幾乎都是到這裡買菜,我對這個菜市場的印象是昏暗。(網路上沒有找到這時期的台北橋照片)

1991年台北橋開始動工重建,先在原本橋樑兩側增建兩線道的橋,完成後再將原本的主橋拆除重建,所有車輛都走兩側新橋,因兩側新橋容量小,交通尖峰時容易塞車,當時我有很多從三重來上課的同學,早上會因此而遲到;大橋市場則移到大橋國小民權西路側(今捷運大橋頭站一號出口處),橋下的人力市場則逐漸散去。

1996年新橋主體完工,成為今日八線道橋,且下橋匝道並進一步延伸到大龍街口,兩側新橋則成為機車道,足以負擔兩岸大量的機車通勤族;

2001年大橋市場則重回橋下,但生意已經不如過去,僅三年多就黯然收場,為了遷就新的台北橋,市場動線設計不良,且周邊人口逐漸外移減少,被太平市場搶走客源,最後大橋市場黯然收攤,改建為停車場。

台北橋 (9)  

 

大橋戲院(今延平北路三段4號,已拆除)

有別於永樂町的永樂座、太平町的第一劇場是商賈名士的聚集地,位於大橋頭的大橋戲院則是庶民百姓欣賞戲劇的所在,許多歌仔戲演員經常在大橋頭附近聚集,使得大橋戲院在民國50年代達到最高峰,是台灣地方戲曲競賽北區決賽場地;台北歌仔戲院逐漸式微,大橋戲院是台北最後一間歌仔戲院,於1968年拆除改建大樓,改建後的二三樓叫做金橋戲院,後來又改叫銀鄉戲院,主要播放外國三級片,後來又變成歌舞牛肉場,然後變成電玩場、中醫診所,關於大橋戲院的記憶幾乎找不到了。

 

大橋戲院  

arrow
arrow

    邱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