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眾多網友及學長姐提供相關資訊、照片,我將這些訊息彙整在一起,希望以後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還能記得這些戲院、劇場,也歡迎網友分享您的記憶。


回到日據時代,沒有網路、沒有電視,更沒有收音機,除了酬神的歌仔戲、布袋戲之外,戲院(映畫)、劇場就是一般人最重要的娛樂場所,每一間戲院、劇場所播放的影片、演出的戲劇都不相同,擁有各自的特色與族群,並在不同的時期扮演各自的角色,讓人們永遠懷念當時進入戲院的情景。

目前這些戲院、劇場已經全部都被拆除了,大部分都改建為高樓,而且沒有留下的名字,甚至連照片都找不到,只留在眾人的記憶中,我心想住在這些大樓的住戶,是否知道以前曾有座戲院呢?

 

以下戲院、劇場的名稱有的變動多次,我取最多人使用的名稱,各戲院存在的時間不同,有些日據時期就蓋好,有些則是光復後才興建,所標示的數字並無特殊意義。

1.大橋戲院、2.國泰戲院、3.第一劇場、4.大光明戲院、5.永樂座

大稻埕戲院圖1  

1.大橋戲院(今延平北路三段4號)

大橋戲院

(此影片為民國48年西元1959年,「台灣全省地方戲劇比賽總決賽」在大橋戲院舉行。)

有別於永樂町的永樂座、太平町的第一劇場是商賈名士的聚集地,位於大橋頭的大橋戲院則是庶民百姓欣賞戲劇的所在,許多歌仔戲演員經常在大橋頭附近聚集,使得大橋戲院在民國50年代達到最高峰,是台灣地方戲曲競賽北區決賽場地;台北歌仔戲院逐漸式微,大橋戲院是台北最後一間歌仔戲院,於1968年拆除改建大樓,改建後的二三樓叫做金橋戲院,後來又改叫銀鄉戲院,主要播放外國三級片,後來又變成歌舞牛肉場,然後變成電玩場、中醫診所。

 

IMG_0668  

 

2.國泰戲院(今延平北路二段210巷9弄1號)

國泰戲院-鞠園十全老人  

(影片為1963年在國泰戲院演出的改良木偶戲。)

日據時代稱為「太平館」,1950年更名為「文化戲院」,1954年更名為國泰戲院,自此沒改過名稱,我小時候最常去的戲院就是國泰戲院,記憶中內部格局很像兩層樓的學校禮堂,二樓座位數比較少,座位數約500個上下,1960-1980年電影風行的時代,國泰戲院是播放洋片的戲院,曾經一度播放台語片,到了1990年代國泰戲院生意已經不如往常,轉型為二輪電影院,生意仍然清淡,因此都不清場、也不限制入場人數,我外公常常買一張電影票就進去坐一整天、吹冷氣,國泰還會到太平國小門口發送折價券,只要10元、20元就可以看兩部電影,記得某次播放劉德華主演的「摩登如來神掌」,整個國泰戲院爆滿,連走道都坐滿人,2000年左右拆除改建大樓。(下圖紅色大樓)

IMG_0670

 

3.第一劇場(今延平北路二段202號)

第一劇場2

(影片為1963年,芸霞音樂舞蹈劇團表演在第一劇場的演出。)

1935年落成,是大稻埕茶葉富商陳天來所投資興建,共有三層樓,可以容納1600人,設有新式旋轉舞臺,提供電影、歌舞劇、話劇等演出,播放日片或洋片,並設有咖啡廳、撞球間、舞廳等,是大稻埕最豪華的「混合館」,也是富人常去的戲院,第一劇場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拆除改建大樓了,對這間戲院的記憶非常模糊,內部空間結構感覺很像中山堂,網友William Liao說三層觀眾席,天花板上是一堆大葉片電扇,售票口在入口中間;拆除後「第一劇場」的公車站排還存在一段時間,現在也撤掉了。

IMG_0671  

 

4.大光明戲院(延平北路261巷17~19號)

鈕釦街03-大光明戲院(第三世界館)舊照

日據時代稱為「第三世界館」,光復後改為大光明戲院,總共有664席座位現在的朝陽公園附近,主要播放台語電影,在當時播放台語電影的戲院不多,李行導演第一部電影「王哥柳哥遊台灣」在大光明戲院造成轟動,但隨著台語電影逐漸沒落,大光明戲院的生意也變差,後改為「大光明舞廳」,後來又改回戲院,沒多久就拆除改建大樓。

IMG_0790  

 

5.永樂座(今迪化街一段46巷內)

永樂座永樂座2  蔣渭水永樂座

(蔣渭水大眾葬,由永樂座往正前方拍攝)

(1957年黃清石歌舞團在永樂戲院的表演,可看到永樂座後台、前台的影像)

西元1924年由大稻埕茶商陳天來投資興建,劇院設備齊全、仿巴洛克式的建築富麗堂皇,樓高4層,外觀華麗,窗飾為四座藝術女神像的雕塑,內部構造則走日本風,共1,505個座位,票價分作三等,開幕首演特邀來自上海的樂勝京班演出,是當時臺北最先進完善的戲劇表演場地。打破「新舞台(淡水戲館)」獨占大稻埕地區戲劇演出市場的局面,流行一時的福州戲與京戲、方興未艾的歌仔戲,還有萌芽不久的臺灣新劇(文化劇)等,尤其是新劇運動幾次重要的演出都選擇在「永樂座」上演。此外永樂座也是當時領導台灣文化革新、社會改革運動的成立所在,蔣渭水、林獻堂等人經常在永樂座聚會、演講。知名的作詞家李臨秋於1924年進入永樂座工作,最後當上永樂座經理,他在此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歌謠,如望春風、四季紅等。劉喜陽等50多位台籍人士組成台灣第一個電影研究會「台灣映畫研究會」,出資並身兼編導演「誰之過」,是台灣人第一部自製電影,1925年9月在永樂座上演。

1931年蔣渭水過世,在永樂座舉行「大眾葬」,當時萬人空巷,為蔣渭水送行。1943年的9月,呂泉生將各地採集回來的民謠編成戲劇的串場音樂,在荒廢已久的大稻埕「永樂座」演出由導演林摶秋創作劇本之一的戲劇「閹雞」,由當時的「厚生演劇研究會」演出。西元1945年「永樂座」更名「永樂舞台」,不久後再改為「永樂戲院」,仍作為專供戲劇上演的場地。特別一提的是西元1948到1953年間,顧正秋的「顧劇團」在「永樂戲院」長期演出京劇,為京劇打出在台灣發展的基礎。西元1954年起,「永樂戲院」轉為電影放映和舞台演出混合經營,並搭上台語電影風潮,標榜「台語影片大本營」。西元1960年「永樂戲院」在舞台表演沒落與新興電影院的競爭下正式宣告停業。

我的祖母15歲時(1947年左右),人生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永樂座擔任售票員,她已經記不清楚永樂座的樣貌,目前也找不到永樂座外觀的清楚照片。

(此巷中央即是永樂座門口,拆除後46巷貫通至西寧北路)

DSC04834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資料庫鞠園討論區台灣文史國家圖書館台灣大學圖書館台灣電影資料庫飛行場的測候所時光機器大戲院

arrow
arrow

    邱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