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載於《行遍天下》第288期大城小事
五年前第一次到法國旅行,不免俗地去了巴黎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那天似乎是法國某個戰爭紀念日,凱旋門下聚集許多退伍軍人,穿著軍裝迎接慶典到來。1805年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打敗俄奧聯軍,決定興建凱旋門,迎接日後凱旋的戰士,斷斷續續至1836年才完工。
每個到訪的遊客購買8歐元門票即可登上50公尺高的凱旋門,俯瞰整個巴黎市區,然而觀光客看不見,凱旋門是以都市規劃做為文化治理的工具。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任命喬治-歐仁·奧斯曼(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主持巴黎城市改造,1852-1870年拆除2萬棟房屋,摧毀中世紀街區,舊城區的消失切斷人們對歷史的連結,新開設的筆直大道方便政府軍隊移動及控制,以星狀廣場放射狀連結十二條大街,形成今日巴黎的都市樣貌。
1931年台灣總督府職員田中一二於台北市史中寫道「不知何人,將台北評為東洋之小巴黎...」。十九世紀民族主義的高傲與自信的年代,巴黎凱旋門星狀廣場成為當時廣受模仿學習的典範,都市規劃中納入圓環與廣場,是殖民政府建構新政權意識的重要工具。日本帝國於1895年開始治理台灣,台北即成為此構想的實際執行範本,台北城牆全面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寬敞筆直的林蔭三線道,不久,北門、大稻埕等圓環放射狀街廓逐漸成形,人們把台北比作為巴黎。
桃園機場捷運開通在即,鄰近的北門區域將是迎接國人與遊客的重要文化門戶。今年台北市政府以八天時間拆除1976年興建的北門高架橋,市民終於能看見北門的全貌,也吸引人們發掘這座台北城的歷史。市府隨後宣布將以巴黎凱旋門的概念打造為「台北凱旋門」,並重建象徵清帝國權力的北門甕城,而代表日治時期常民騎樓空間的三井倉庫則將被遷移。似是回到十九世紀,移除舊城生活場域,塑造新的權力地景。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條目:台北城、台北府城北門、巴黎凱旋門、喬治-歐仁·奧斯曼
蔣珮宜(2001)《臺灣都市圓環變遷研究》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殷寶寧(2010)《文化治理與權力地景:臺北花博會空間生產與中山北路地景變遷》文化研究月報第120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